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两侧分别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流道控制装置,所述流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活塞杆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杆支撑架,所述杆支撑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侧螺纹啮合有滑动轴承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轴承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另一侧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和对温度灵敏性高的特点。
公开号:CN214330863U
申请号:CN202120209630.5U
申请日:2021-01-26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朱小翠;颜承业
申请人:Changzhou Ho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04B49-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
[n0002]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
[n0003] 而现有的恒温水泵,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恒温水泵不使用时,水还处于循环管道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且现有的恒温水泵反应的灵敏度低。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和对温度灵敏性高的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是很有必要的。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两侧分别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流道控制装置,所述流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恒温装置的作用在于在温度高于或低于指定的恒定温度时,装置自动启动相对应的制冷或制热模式,来使温度回到指定值,流道控制装置的作用在于让处与工作状态时循环管道中的水全部回到储水池中,防止产生安全事故。
[n0006]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塞杆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杆支撑架,所述杆支撑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侧螺纹啮合有滑动轴承块;转动移动杆,使与移动杆螺纹啮合的滑动轴承块移动,借此可以改变所指定的恒定温度。
[n000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轴承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另一侧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左侧滑动轴承块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右侧滑动轴承块轴承连接;温度高于恒定温时,第一活塞杆上移,带动与第一活塞杆轴承连接的第二连接杆移动,带动与第二连接杆轴承连接的滑动轴承块移动,带动与滑动轴承块螺纹啮合的移动杆左移,温度低于恒定温度时,第一活塞杆下移,带动与第一活塞杆轴承连接的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与第一连接杆轴承连接的旋转盘转动,带动轴承连接在旋转盘下侧的第三连接杆转动,带动与第三连接杆轴承连接的滑动轴承块移动,带动移动杆右移。
[n000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盘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盘,所述控制盘位于限位盘的右侧,所述控制盘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四根顶杆,所述控制盘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封闭板;温度高于恒定温度时左侧移动杆左移,不再对左侧的限位盘限位,限位盘开始转动,带动与限位盘固定在一根轴上的控制盘转动,使水泵启动,同时甩出顶杆,关闭制热管道,温度低于恒定温度时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原理类似。
[n000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第一液压缸上,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两侧分别轴承连接有第四连接杆与第五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五连接杆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第三密封板;水泵启动一端时间后,循环管道内部充满了水,使得第二活塞杆下移,带动与第二活塞杆轴承连接的第四连接杆与第五连接杆转动,带动与第四连接杆轴承连接的滑块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滑块一侧的第二密封板移动,打开回流管道,第五连接杆转动,带动与第五连接杆轴承连接的第三密封板移动,关闭抽水通道。
[n001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泵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两侧分别套接有制热管道与制冷管道,所述制热管道与制冷管道的另一端套接在进水管道的两侧,所述进水管道的下端套接有抽水管道与回流管道,所述抽水管道位于回流管道的右侧,所述制热管道与左侧第一封闭板滑动连接,所述制冷管道与右侧第一封闭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密封板与抽水管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与回流管道滑动连接,所述抽水管道与回流管道的另一端套接有储水池,所述进水管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缸,所述第二活塞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焊接在第二活塞缸上,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封闭板,所述第四封闭板与回流管道滑动连接;当水泵启动后,第三活塞杆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第三活塞杆一侧的第四封闭板关闭回流管道,当水泵停止工作后,第二复位弹簧带动第三活塞杆复位,打开回流管道,使水全部回流到储水池内。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n0012] (1)通过设置有活塞杆、连杆、限位盘,使得当温度高于恒定温度时,活塞杆上移,带动连杆转动,带动滑块移动,带动移动杆离开限位盘的凹槽,使右侧限位盘可以自由转动,从而启动水泵,同时带动控制盘转动,将顶杆甩出,顶起第一封闭板,关闭制热通道,开始制冷,当温度低于恒定温度时;活塞杆下移,带动连杆转动,带动旋转盘转动,带动连杆转动,使左侧限位盘可以自由转动,开始升温,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达到准确的判断温度变化,并同时启动制冷或制热装置。
[n0013] (2)通过设置有移动杆、滑动轴承块、控制盘等机构,使得转动移动杆,移动杆带动滑动轴承块移动,带动连杆转动,带动活塞杆移动,且当温度回到设定温度值时,移动杆会重新进入限位盘的凹槽导致限位盘被卡死,控制盘停止转动,同时使顶杆不再收到离心力的作用,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达到调节恒定温度和再次到达恒定温度时,恒温装置马上就可以复位的目的;
[n0014] (3)通过设置有活塞缸、封闭板、活塞杆等机构,使得水泵开始工作,将制冷与制热管道里的水都充满后,活塞杆下移带动连杆转动,带动封闭板关闭抽水通道,打开回流通道,同时水泵工作时,进水管道里的活塞缸里的活塞杆会带动封闭板封闭回流管道,当水泵停止工作后,弹簧带动活塞杆复位,使水全部从回流管道流回储水池,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达到减小工作时管道所收到的压力和在非工作状态时将水全部储存到储水池里的目的。
[n001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n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恒温装置的左面示意图;
[n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恒温装置的右面示意图;
[n0020] 图中:1、壳体;2、水泵;3、第一液压缸;4、第二活塞缸;5、第二复位弹簧;6、第三活塞杆;7、第四封闭板;8、第一复位弹簧;9、第二活塞杆;10、第四连接杆;11、第五连接杆;12、第二密封板;13、滑块;14、第三密封板;15、储水池;16、制热管道;17、制冷管道;18、限位盘;19、移动杆;20、滑动轴承块;21、第二连接杆;22、第一活塞杆;23、第三连接杆;24、旋转盘;25、第一连接杆;26、第一封闭板;27、顶杆;28、控制盘。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泵2,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包括第一活塞杆22,第一活塞杆22的一端两侧分别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5与第二连接杆2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流道控制装置,流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3;恒温装置的作用在于在温度高于或低于指定的恒定温度时,装置自动启动相对应的制冷或制热模式,来使温度回到指定值,流道控制装置的作用在于让处与工作状态时循环管道中的水全部回到储水池15中,防止产生安全事故。
[n0023] 第一活塞杆22与壳体1滑动连接,壳体1的内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杆支撑架,杆支撑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9,移动杆19的一侧螺纹啮合有滑动轴承块20;转动移动杆19,使与移动杆19螺纹啮合的滑动轴承块20移动,借此可以改变所指定的恒定温度。
[n0024] 第一连接杆25的一端轴承连接有旋转盘24,旋转盘24的另一侧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3,第三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左侧滑动轴承块20轴承连接,第二连接杆21的一端与右侧滑动轴承块20轴承连接;温度高于恒定温时,第一活塞杆22上移,带动与第一活塞杆22轴承连接的第二连接杆21移动,带动与第二连接杆21轴承连接的滑动轴承块20移动,带动与滑动轴承块20螺纹啮合的移动杆19左移,温度低于恒定温度时,第一活塞杆22下移,带动与第一活塞杆22轴承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5转动,带动与第一连接杆25轴承连接的旋转盘24转动,带动轴承连接在旋转盘24下侧的第三连接杆23转动,带动与第三连接杆23轴承连接的滑动轴承块20移动,带动移动杆19右移。
[n0025] 移动杆1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盘18,限位盘18的一侧设置有凹槽,限位盘1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盘28,控制盘28位于限位盘18的右侧,控制盘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四根顶杆27,控制盘2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封闭板26;温度高于恒定温度时左侧移动杆19左移,不再对左侧的限位盘18限位,限位盘18开始转动,带动与限位盘18固定在一根轴上的控制盘28转动,使水泵2启动,同时甩出顶杆27,关闭制热管道16,温度低于恒定温度时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原理类似。
[n0026] 第一液压缸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9,第二活塞杆9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第一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焊接在第一液压缸3上,第二活塞杆9的一端两侧分别轴承连接有第四连接杆10与第五连接杆11,第四连接杆10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12,第五连接杆11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第三密封板14;水泵2启动一端时间后,循环管道内部充满了水,使得第二活塞杆9下移,带动与第二活塞杆9轴承连接的第四连接杆10与第五连接杆11转动,带动与第四连接杆10轴承连接的滑块13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滑块13一侧的第二密封板12移动,打开回流管道,第五连接杆11转动,带动与第五连接杆11轴承连接的第三密封板14移动,关闭抽水通道。
[n0027] 水泵2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出水管道的两侧分别套接有制热管道16与制冷管道17,制热管道16与制冷管道17的另一端套接在进水管道的两侧,进水管道的下端套接有抽水管道与回流管道,抽水管道位于回流管道的右侧,制热管道16与左侧第一封闭板26滑动连接,制冷管道17与右侧第一封闭板26滑动连接,第三密封板14与抽水管道滑动连接,第二密封板12与回流管道滑动连接,抽水管道与回流管道的另一端套接有储水池15,进水管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缸4,第二活塞缸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杆6,第三活塞杆6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第二复位弹簧5的焊接在第二活塞缸4上,第三活塞杆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封闭板7,第四封闭板7与回流管道滑动连接;当水泵2启动后,第三活塞杆6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第三活塞杆6一侧的第四封闭板7关闭回流管道,当水泵2停止工作后,第二复位弹簧5带动第三活塞杆6复位,打开回流管道,使水全部回流到储水池15内。
[n0028] 工作原理:恒温装置的作用在于在温度高于或低于指定的恒定温度时,装置自动启动相对应的制冷或制热模式,来使温度回到指定值,流道控制装置的作用在于让处与工作状态时循环管道中的水全部回到储水池15中,防止产生安全事故,转动移动杆19,使与移动杆19螺纹啮合的滑动轴承块20移动,借此可以改变所指定的恒定温度,温度高于恒定温时,第一活塞杆22上移,带动与第一活塞杆22轴承连接的第二连接杆21移动,带动与第二连接杆21轴承连接的滑动轴承块20移动,带动与滑动轴承块20螺纹啮合的移动杆19左移,温度低于恒定温度时,第一活塞杆22下移,带动与第一活塞杆22轴承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5转动,带动与第一连接杆25轴承连接的旋转盘24转动,带动轴承连接在旋转盘24下侧的第三连接杆23转动,带动与第三连接杆23轴承连接的滑动轴承块20移动,带动移动杆19右移,温度高于恒定温度时左侧移动杆19左移,不再对左侧的限位盘18限位,限位盘18开始转动,带动与限位盘18固定在一根轴上的控制盘28转动,使水泵2启动,同时甩出顶杆27,关闭制热管道16,温度低于恒定温度时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原理类似,水泵2启动一端时间后,循环管道内部充满了水,使得第二活塞杆9下移,带动与第二活塞杆9轴承连接的第四连接杆10与第五连接杆11转动,带动与第四连接杆10轴承连接的滑块13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滑块13一侧的第二密封板12移动,打开回流管道,第五连接杆11转动,带动与第五连接杆11轴承连接的第三密封板14移动,关闭抽水通道,当水泵2启动后,第三活塞杆6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第三活塞杆6一侧的第四封闭板7关闭回流管道,当水泵2停止工作后,第二复位弹簧5带动第三活塞杆6复位,打开回流管道,使水全部回流到储水池15内。
[n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n003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泵(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第一活塞杆(22),所述第一活塞杆(22)的一端两侧分别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5)与第二连接杆(2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流道控制装置,所述流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22)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杆支撑架,所述杆支撑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9),所述移动杆(19)的一侧螺纹啮合有滑动轴承块(20)。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5)的一端轴承连接有旋转盘(24),所述旋转盘(24)的另一侧轴承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3),所述第三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左侧滑动轴承块(20)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1)的一端与右侧滑动轴承块(20)轴承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盘(18),所述限位盘(18)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限位盘(1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盘(28),所述控制盘(28)位于限位盘(18)的右侧,所述控制盘(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四根顶杆(27),所述控制盘(2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封闭板(26)。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9),所述第二活塞杆(9)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焊接在第一液压缸(3)上,所述第二活塞杆(9)的一端两侧分别轴承连接有第四连接杆(10)与第五连接杆(11),所述第四连接杆(10)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板(12),所述第五连接杆(11)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第三密封板(14)。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两侧分别套接有制热管道(16)与制冷管道(17),所述制热管道(16)与制冷管道(17)的另一端套接在进水管道的两侧,所述进水管道的下端套接有抽水管道与回流管道,所述抽水管道位于回流管道的右侧,所述制热管道(16)与左侧第一封闭板(26)滑动连接,所述制冷管道(17)与右侧第一封闭板(26)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密封板(14)与抽水管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12)与回流管道滑动连接,所述抽水管道与回流管道的另一端套接有储水池(15),所述进水管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缸(4),所述第二活塞缸(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杆(6),所述第三活塞杆(6)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的焊接在第二活塞缸(4)上,所述第三活塞杆(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封闭板(7),所述第四封闭板(7)与回流管道滑动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610839U|2010-10-20|双速油泵试验台液压装置
CN214330863U|2021-10-01|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
CN111058918A|2020-04-24|一种能自调节油温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CN103394391A|2013-11-20|一种对辊机液压系统
CN209693308U|2019-11-26|一种高散热的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
CN209730460U|2019-12-03|一种防尘效果好的电力设备箱
CN110410908B|2020-11-17|一种自动更换冰晶的空调扇
CN111608923A|2020-09-01|一种居民生活用水复式泵系统
CN212645416U|2021-03-02|一种具有冷却和热能回收功能的节能型能源利用系统
CN2926530Y|2007-07-25|改进的发动机热交换器
CN214148503U|2021-09-07|一种用于冷库的热回收系统
CN213511071U|2021-06-22|一种泵流量可随液压调节的溶剂泵
CN212720005U|2021-03-16|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冻水节能输送系统
CN214177853U|2021-09-10|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气柜
CN107701533A|2018-02-16|回转窑安装调试用的液压挡轮压力系统
CN110242626B|2021-02-05|闭式液压驱动系统及破碎机
CN212454807U|2021-02-02|新型防抽空磁力驱动齿轮泵
CN204025071U|2014-12-17|水冷卧式水泵
CN200960452Y|2007-10-17|夹套式反应釡用恒温加热、降温循环装置
CN113432813B|2021-11-09|一种暖气片供暖检测设备
CN113329599A|2021-08-31|一种通讯基站智能温控设备
CN203389695U|2014-01-15|一种对辊机液压系统
CN212028602U|2020-11-27|一种根据温度开闭管路的阀门装置
CN214842704U|2021-11-23|一种用于楼宇机组的定压补水换热器
CN208504801U|2019-02-15|一种改进的风冷热泵机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09630.5U|CN214330863U|2021-01-26|2021-01-26|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CN202120209630.5U| CN214330863U|2021-01-26|2021-01-26|一种自动恒温的空调水泵|
[返回顶部]